当前位置:忆柳>历史军事>大明烟火> 一千七百三十九章 就是故意的!
阅读设置 (推荐配合 快捷键[F11]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)

设置X

一千七百三十九章 就是故意的!(1 / 2)

朱允烨也想要知道王元吉究竟是怎么想的,好奇道:“商贾视财如命,你这个想法是不是太过于乐观了?”

王元吉稳稳地坐在锦墩上,一副气定神闲的派头。

微微颔首,道:“正是因为商贾视财如命,他们才会愿意借钱给朝廷。毕竟朝廷也不是白借,要给他们利钱的。”

虽然王元吉是在说商贾,但是朱允烨却觉得他话里有话。脸上不由得露出尴尬之色,有些泛红。

“咳咳,商贾恐怕没有这么容易相信朝廷吧?”

历朝历代朝廷都几乎将商贾视为猪狗,养肥杀了吃肉的例子比比皆是。这也就导致商贾哪怕是家财万贯,他们也会坚持见人就哭穷一辈子不改变。

恐怕这些商贾宁愿把银子埋进猪圈里,也不会拿出来借给朝廷。

虽然大明朝廷经过这几十年的改变,已经对商贾没有了偏见,也允许商贾公开穿绫罗绸缎了。但朝廷想要从商贾手里借到钱,难道还是不小!

王元吉淡淡一笑,朝朱允烨拱拱手道:“这还要多谢皇上!”

“谢朕做什么?”朱允烨有些不解。

这话倒是没问题,朱薯土豆玉米的种植已经完全铺开来,百姓只要勤快一点不说解决温饱,至少是饿不着的。

朱允烨顿时松了口气,王元吉此举的确是解决了他一大难题。

韩度从他身上收回目光,微微抬头看向窗外大地。

哪个先生不喜欢杰出的学生?韩度也不例外。

“无妨。”韩度摆摆手,“咱们之间本来就不宜太过亲近,这对你没有丝毫好处。说实话,今天你能来我这里,都让我很是意外。”

“可是今日学生前来,恐怕要让先生不高兴啊.”王元吉没有遮遮掩掩,直接开门见山。

“当然。”

大明盛世!

皇帝金口玉言,可以随口一说吗?

“在地,在地”

“但是大明可不止是海外啊,不管怎么说本土都是大明的根基,不容有失的。”

王元吉“呵呵”笑了一下,继续道:“若是皇上不肯借钱的话,那些商贾恐怕不免有所担心,导致不敢借钱给朝廷。但现在既然皇家银行敢借钱给朝廷,那商贾的担心就要小很多。”

根本不用想,便开口道:“本土虽然还有不少问题,但是百姓的生活已经比历朝历代好过很多的了。”

“言归正传。”韩度点到为止,以王元吉的智慧,也不用韩度说得太多。

“你这个大忙人,今天怎么有时间来看我?”韩度淡笑着看着他。

王元吉微微低身,端着茶水,两眼看着杯子里面茶叶沉浮,深深叹息一声,万分惆怅的说道:“许久没有来向先生请教了,是学生的失礼啊!!”

以前王元吉认为他养气功夫是修炼到家了的,但是刚才先生一句话就让他破防了。

“可是你看看现在,你觉得大明本土现在发展得怎么样?”

走出宫门,王元吉和众人一一拱手,感谢了几人的关心,抬头看向镇国公府的方向。

王元吉可谓是书院里面最为杰出的学子之一了,就算是孙贤这样的人和他比起来也略逊一筹。

王元吉身为首辅,每日都在处置大明事务。

“大明海外发展得不错,这些年船只造得越来越坚固,速度越来越快,长此以往下去,海外的发展自然而然会越来越好。”

若是其他人和敢当王元吉的面这样说,那王元吉心里生气是肯定的。但是韩度这样说,王元吉想都没想,直接点头附和:“先生说的哪里话,学生怎么敢有如此想法?”

朱允烨顿时冒出一句,“那能不能把利钱给朕算得高一点?”

“来人,起轿,去镇国公府。”

朱允烨顿时干笑了一声,见其他人神色各异的看着他,连忙解释道:“随口一说,朕就是随口一说.”

就比如这次,明知道朝廷自己修建铁轨会对韩度不利,但是他却极力主张如此。因为这样对朝廷会有利,对百姓有利。

而且王元吉的确是能力出众,不管遇到多么棘手的问题,在他的娓娓道来之间,都能够春风化雨一样大事化小小事化了,帮朱允烨解决了不少疑难杂症。

“这是自然。”王元吉深以为然地点头,随后说道:“若是大明没有先进快速的船只,旧港根本就不可能变得如此繁荣,就算是能够繁荣起来,那也不是现在。说不定,还不知道要等到多少年以后才能够发展到现在这个样子。”

“王首辅可是许久没有来了,快快请进。”

韩度抬头看了他一眼下,笑道:“咱们之间还有什么不好说的?说吧,什么事??”

虽然还不能肯定,但是他的语气却带着坚决,道:“先生是故意的!为的就是要让朝廷重视铁轨修建?”

一顶素青色轿子在镇国公府门口

上一章 目录 +书签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