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忆柳>历史军事>大明烟火> 一千五百四十四章 巨额花费
阅读设置 (推荐配合 快捷键[F11]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)

设置X

一千五百四十四章 巨额花费(1 / 2)

“这样的话,需要费多少?”朱标虽然心动,但是他也知道这是一笔超乎想象的费,不得不询问清楚。

韩度默算了一下,“洪武三十年,大明有一千四百万户。若是从八岁启蒙,读书十年,那么大概会有七百万口需要皇上养活。这些人每年吃用两贯钱,那也要费一千四百万贯。再加上笔墨纸砚和县学先生的俸禄,那么大概会需要两千四百万贯。当然,

朱标愣神的看着韩度,他早就听说韩度赚起钱来能够日进斗金,起前来也不遑多让。以前他还并不怎么相信,但是现在朱标信了。

嘴一张就要掉三千四百万贯,这可比什么败家子都要强太多了,这是拿着金山银山在往水里砸啊!

“怎么要这么多?三千四百万贯,你知道这是多少钱吗?”朱标都不由得提高了声音。

韩度面色平静,微微点头:“这只是

“没钱,没钱!”朱标怒了,大力的朝着韩度挥手,“照你这样法,父皇留给朕的内库都经不起折腾几年,没钱!”

韩度见朱标耍赖了,不由得道:“皇上,大明可是与百姓共天下。若是连百姓的孩子都没有机会读书,那如何算是共天下呢?再说了,这每年的费虽然不少,但是有着海外总督府的支持,每年不仅足够用,还有一半左右的结余。更加关键的是,若是皇上如此做了,天下便再也没有人敢觊觎内库。若是皇上不做,那即便是内库存放的金银越多,越是受到觊觎啊!”

一边是每年两千四百万贯,还能够留下一小半。一边是一文钱不,但是看韩度的意思,下次就不会再帮自己解围了。

朱标想着百官盯着他内库的眼神,犹豫再三,最后不甘不愿的点下头来。

另外两个衙役立刻敲响手里的铜锣,很快就吸引了不少是人前来。

隔日早朝,朱标直接宣布要大力弘扬文教,并且自掏腰包在大明每个县兴建县学,让百姓所有适龄童子都有读书的机会。

朱标下旨,通政司以最快的速度将旨意下发到各省府县。

韩度摆摆手,轻描淡写的道:“那就给他们打回去,让他们做好了再来。他们想要调拨银钱,若是连这个都做不好,那就别要钱了。”

一个长得小牛犊一样壮实的半大小子,看着碗里的往日最爱的吃食,却完全没有下嘴的心思。

“伢子,怎么了??吃啊!”一个妇人看到儿子发呆,不由得催促道。

几排木屋围成一个四四方方的类似于宅院的样子,这便是菊御所,倭国南朝后龟山天皇的居所。

“好吧,朕答应了。”

随后,朱标又看向张紞,“府县官员升迁考绩,增加读书人数目一项,若是有太多应当读书的人没有进学,问罪相关县令府尹。”

韩度回到户部,将王元吉和赵玉两人叫来。

“皇上万岁!”

百姓聚集过来。

“臣遵旨!”陈迪连忙拜道。

细川持之弓腰驼背,脚下木屐踩着小碎步,一路小跑来到小松灵子面前。

“读书?读书!不用钱吗?”一个老头紧张的眼睛瞪大,嘴皮子都在哆嗦。随手一把抓旁边一人,才勉强站稳了脚跟。

砰!

汉子一巴掌拍在桌子上,打断了妇人的话。“哼!妇人之见。”

衙役瞥了一眼,不是熟人便没有理会。

一家三口正坐在桌子面前吃饭。

细川持之惊讶的抬头,这个消息是刚刚传来的,他一得到消息就立刻前来求见,十分确信小松灵子不可能别的地方更早得到这个消息。也就是说,小松灵子只是靠着她的智慧,便推断出京都之战的胜败?

一处土坯房,墙壁还出现道道缝隙,显得四处漏风。

笑着道:“大功告成,往后不管是那个部想要调拨钱粮,都要他们自己把清单做好,咱们只负责审核。若是审核过了,便把钱粮调拨给他们。”

“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”

细川持之不敢搭话,只得把头深深的埋下。

“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~”

“主人学究天人,猜的分毫不差,京都一战我们败了。”

一队衙役拿着一张明黄色纸张,来到衙门外。飞快的在墙上涂了一遍糨糊,将皇榜张贴上去。

孩子见爹也抬头看向自己,鼓足了勇气:“爹,俺想读书!”

小松灵子突然愤怒的将书籍摔在桌子上,“不是我未卜先知,而是我知道,只要有大明在,咱们是不可能彻底击败北朝的。只要我们占据优势,大明就会暗中出手帮助北朝。当然,北朝也休想击败我们。只要咱们落入下风,大明一样会协助我们击败北朝。”

汉子却摇头道:“别说是辛苦,只要是伢子真能读书,就算是拼了俺这条命,也要让他把这书读下去。赶紧吃饭,吃完了俺就去问问大哥,究竟是怎么回事。”

见群

上一章 目录 +书签 下一页